查看原文
其他

【壹嘉书讯】《鸢飞戾天:一位国军少将的抗战军旅实录》出版

吴鸢 壹嘉出版 2024-03-22
这是一部罕见的由抗战军人亲笔撰写、发自前线的战地报道集。作者吴鸢,1927年投身北伐,1934年起追随王耀武将军,加入后来被称为"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74军,经历了从抗战第一战(淞沪会战)到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全过程。战火纷飞之中,吴鸢将军(吴鸢抗战时期的最后军职是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第一处少将处长)还担任了范长江等创办的国际新闻社的特约记者,以及《民国日报》、《前线周报》等众多报刊的特约记者,写下和发表了众多战地报道,为抗战史留下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本书由吴鸢的女儿吴仪东编辑、整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吴鸢的文章散落于各地、多种报刊之中,且多篇字迹模糊不清,为搜集整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在众多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历时20余年,本书全稿终告完成。

《鸢飞戾天:一位国军少将的抗战军旅实录》是“壹嘉个人史”系列最新品种,已经上市,扫二维码直达购书网址
下文摘自《鸢飞戾天》编者、吴鸢将军的女儿吴仪东为本书撰写的前言。
 前  言
                  吴仪东
《鸢飞戾天》是一部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实文集,作者是一名抗日军人,他利用军务的闲暇时间,写下了他所亲历的国民革命军第74 军的抗战历程。书中收集了作者从淞沪会战开始,包括南京、南昌、 武汉、浙赣、上高、长沙、长衡、湘西等会战的战地实况报道和述 评。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当年这些抗日将士是如何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建起了一座巍峨的长城。这些文章刊登在当时的报纸和刊物上,宣传了抗日将士的英勇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这位军人作家就是我的父亲吴鸢。 

74军将官合影,前排右起:吴鸢、李初年、郑希冉;后排右起赵汝汉、 张灵甫、刘光宇。年代不详

我的父亲吴鸢,字戾天,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文坊村人,生于 公元1910年11月10日。我的祖父是名私塾教师,祖母是一普通农家妇 女。 
据父亲说,他的学历不高,顶多算初小。他于1921年就读铅山 县商业学校,那时还只有11岁。1924年,父亲结束了商业学校的学习,到铅山县河口镇的长发南货店当了一名学徒。 
这个学徒并不安分,1927年北伐军一到河口镇,他就弃商从戎 了。他在自述里写道:
“我之所以参加国民革命军,是因为国共第一 次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江西时,各地青年踊跃参军,形成了一股高潮,我也成为其中之一。我读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 4 宪法》《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立志要做一个革命军人,一个出人头地的英雄。” 
他刚参军的时候,在桂永清将军的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特务营三 连任上士文书,自1934年后一直在王耀武将军麾下。父亲的军衔由上 士晋升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最后晋升少将。他在抗战期间的最后职务是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第一处少将处长。 

后排左起:卢醒、蔡仁杰、王奎昌、陈传钧、陈嘘云、杨宗鼎。前排左起:邱维达、王耀武、俞济时、施中诚、吴鸢

父亲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他所在的51师在淞沪会战前夕和58师组成了74军,后来57师也加入了74 军。这支被称为“三五”的部队是抗日战争中的铁军,他们从淞沪会战一直打到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屡建功勋。父亲也因为表现突出, 荣获一枚胜利勋章和四枚奖章——陆海空军甲种二等奖章、干城甲种 二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和光华甲种一等奖章,其中,光华甲种一等奖章是最高级别的奖章。
父亲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学历低,在参军后, 只要驻地有基督教会的青年会夜校,他就报名去上课。多年的夜校学 习给他的文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的写作游刃有余。他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军训班、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1期、军委会铨叙厅人事训练班1期、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9期的毕业生。 
父亲是一个喜爱写作的人,他以自己的字“戾天”和“力田”作为笔 名发表作品。在我们找到的文章里,最早的发表于1928年,那时,他还是个参军才一年的士兵。部队驻扎在汉中的1935年,没有战事,相对松闲,他仅在7月发表的稿件就有6篇。父亲的文风比较活泼,收入本书的《第七十四军上海抗战概述》一文是他和王仲模合写的,王仲模写58师,我父亲写51师,风格明显不一样。 
父亲是《民国日报》《新蜀报》《衡阳正中日报》《大刚报》 《前线日报》和《中央日报》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他当年发表的文章,我们现在已经找到的有31篇,这都是宝贵的第一手抗战资料。父亲后来参加了范长江、胡愈之和黄药眠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写下了多篇战地报道和战事述评,在当时的报纸和刊物上发表。为了支持“国际新闻社”的工作,不论是文字稿件还是照片,父亲没有收取过一分钱的稿酬,完全是义务。 

《夜袭奉新》原载民国29年(1940年)3月16日中央日报(贵阳版)第二版,署名戾天

1940年第75期国际新闻社《半月通讯录》剪报。戾天(吴鸢) 表示所拍摄照片“如能用,即作为荣稿吧”,“荣稿”即不用支付稿酬的稿件

抗战胜利后,饱经战乱的中国重又陷入内战。济南战役中,国军战败,父亲被俘,后遣送回家。 
1951年,父亲被捕入狱,24年后被宽释。宽释后,他被安排在南昌市八一商场当仓库保管员,1981年退休,1986年受任南昌市人民政府终身参事。1992年1月2日去世。 
2015年,已去世多年的父亲同时分别获得台湾海峡两岸颁发的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证书。
我们这个家庭也比较特殊,在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大舅蒋芳 迈、二舅蒋芳遹,三舅蒋芳还、大伯吴鸿和父亲都是抗日军人。我的四舅蒋芳逴夫妇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新中国剧社的重要成员。我的大伯和父亲都是从淞沪会战就披挂上阵,一直打到最后一仗湘西会战。所以我对抗战历史有深厚的感情。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华民族以弱小之躯咬紧牙关,苦苦抵抗强大的外来侵略,历时十四年终于获得胜利。我们这些后人有义务有责任将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们感到将父亲的这些文章汇编成册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们搜集到了父亲的这些文章,编成了这样一本书,目的就是为了记录那段历史,并以此寄托我们对父亲的怀念。 

吴鸢写作中
父亲在他的自述里提到在抗战中他曾经给哪些报纸和杂志投稿,但是没有留下那些稿件的标题。我们先是给地方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写信,得到他们的热情相助。他们不仅将我父亲在1975年以后的稿件复印给了我们,也给了他们收集到的我父亲在抗战期间的发 表的一些稿件。 我们也听到过抗战老兵说过,他们在当时就知道吴鸢参谋在报 纸上发表文章宣传他们的抗战事迹,部队还组织大家阅读有关报纸。 
我们决定根据74军的抗战历程,寻找有关报纸在每次战役中和结束后的时间发表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寻找署名“戾天”的作品。我们也曾看到别的“戾天”发表的文章,但只要不是写74军抗战的,我们都基本放弃。父亲在抗战之前写的一些文章,我们则根据文章内容和当时部队驻地所在地作为依据进行鉴别。像“出亡”那篇文章就是我父 亲当年生活的记录,在他的档案里明确写了他在长发南货店当学徒,我们就将这篇文章收入。
十几年来,我和弟弟建东北上北京,南下桂林,东起杭州,西至重庆,在一家家图书馆的故纸堆里一篇篇将这些文章搜索到。搜索的时候,我们既不知道文章的标题,也不知道发表的具体时间,只是漫无边际地在报纸的一个一个版面去寻找以“戾天”为笔名的文章,真是“大 海捞针”!文章找到后,我又在键盘上把它们一个字一个字敲进了电 脑。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了父亲。抗日战争的史诗奏响之 后,这个年轻人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去。他说:我想到勒蓝基的名言——“生命对于我自己,无足轻重,我只求把生命利用在最好的地方。” 
在他当年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态度的年轻军人。南京沦陷后,他历经艰险回到了部队,仅在半个月之后,他就在《南京之围》里写下了“我们要一点也不气馁,学曾国藩的屡败屡战,抗战到底,直流到我们最后的一滴血”的豪言。 
在这些文稿录入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正是因为有了成千上万这样不怕牺牲的人,中国完成了驱逐日寇、重建中华的伟业。 
1986年起,父亲应一些地方政治协商委员会的邀请,开始撰写一些回忆文章。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他对国民党方面的人和事往往采用了贬抑的口吻,在文中竭力回避对过去的事和人做正面评价,反而进行一些批评,这些在对人物的描述中有明显的表现。当那种压力渐渐变小之后,文章才又变得大胆了一些。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有关张灵甫将军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1986年和1993年,其 中对张灵甫将军的评价虽不能说是大相径庭,但至少是差别甚大。对这些文章,从尊重历史起见,收入本书时一概保持原貌,不做更改。 
父亲曾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 会、江西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长沙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文史资料收集或整理工作,参加了《蒋经国在赣州》《李觉将军》两本书的编写。父亲是个热心之人,他还受朋友的委托帮助他们写回忆录,但这些回忆录都是以当 事人的名字发表,父亲要么不署名,要么以整理者的身份署名。我们是看到一些文章的手稿才知道它们是出自父亲的手笔。在汇编本书的时候,我们将这些文章也收编进来,目的是为逝去的历史增添一些史实。 
父亲留下的文稿除了有关抗日战争的之外,还有涉及其他方面的,我们也将其收纳在内。根据父亲留下的记载,他写的文稿远不止现在搜集到的这些。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尚未找到它们的下落,比如,他在为“国际新闻社”撰稿时,不仅没有收取稿费,并且文章也常以他人的名字署名发表,这些就无从寻找,真是一大憾事。但愿以后能有发现它们的机会。
有些文章来自微缩胶卷,其中有些文字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只好用“□”来代替。这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不便,还望能得到大家的谅解。编辑过程中遇到手稿和刊印的文章在文字上有出入的地方,以手稿为准。

《空征资沅》,原载民国44年(1945年)5月17日《中央日报》(湖南安江)第一版。字迹漫漶不清,可见编选工作的艰辛

在这些年蒐集文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亲人和朋友们的鼓励和热情相助。我们全家都参与了这长达二十年的搜集、整理的工作,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全家心血的结晶。 
很高兴抗日名将、74军军长王耀武将军的外孙女黄惠珍女士在百忙之中应邀为本书写了序言。王耀武将军和我的父亲不仅是多年的上下级关系,也是非常好的朋友。王将军的后人为本书作序是再合适不过。王耀武将军任补一旅旅长起,父亲就在他的麾下。南京保卫战期间,我父亲因负伤,没上前线,在师部留守处。王耀武将军在接到撤退的命令时,马上想到在师部留守处的吴 鸢。他乘坐吉普车赶往留守处,把我父亲接出来一同撤退。生死就在这几分钟决定,负伤的父亲如果被日寇抓住,必死无疑。
父亲在军中工作勤勤恳恳,从不拉帮结派,他掌握人事大权, 但从不接受贿赂。在父亲的获奖记录里,我们在申报理由一栏里看到: 

热心奋勉,业务娴熟。数月来昼夜工作,不辞劳瘁,始终如一日,更能及时具申意见,适合机宜; 

勤奋勉力,对人事调整,兵力补充,敌我战力估计,均能适应,圆满达成任务。

父亲的工作能力和人品得到王耀武将军的称赞,在74军得到广 泛的好评。大家用“站着的王耀武,坐着的吴鸢”来评价他们的为人。 
非常荣幸,父亲的好友、著名记者王淮冰先生在2015年96岁高龄 之际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王淮冰先生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他在19岁时投入抗战,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采访74军时他和我父亲相识,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止。
这么多年来,好友李建华先生、李勇先生、陶琼女士、赵旗女士、易雄斌先生、杜青先生和蒋向宇先生只要一发现我父亲的文稿、照片就马上一一发给我;王勇先生、陈希亮先生、石巍女士和张旭东 先生在提供资料、核对史实方面也给了我很多帮助;王小玲女士仔细 阅读我写的叙述文字,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她还不辞辛苦参加了本 书的校对工作,逐句逐段帮我检查文字和标点符号;赖恩典先生热心帮助我和壹嘉出版社联系,使这本书终于能正式出版。 
在此,我向诸位一一表示深深的谢意! 
尊敬的读者,如果这本文集对您了解当年的抗战史实能有所帮助,我们就感到欣慰了。

资中筠先生新作《夕照漫笔》热卖中,欢迎购买

更多阅读:

《青年论坛纪事》新书首发,壹嘉思想人文类图书专题优惠!

丁东:历史当事人的应尽责任(评《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青年论坛>纪事》)

一切,要從先外祖父母的抗戰勳章說起何倩著《西江逝水》序)

那些長眠在美國國家公墓中的中國年輕人

为西南联大画上句号的人——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申泮文(请横屏观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